《相敬如冰》
《相敬如冰》全本免费阅读
那玉镯触手生凉白玉上的点点红沁若绽放在雪中的红梅很衬裴芸肤色光看这温润的光泽和细腻的质地裴芸便知此非凡品她纳罕地抬眉“殿下这是……”
“这是孤同父皇要的赏赐是前几日西南一部族向父皇进献的孤本欲以**换了这枚玉镯来给太子妃但父皇念孤赢到了最后便将这两件都赏给了孤。”
太子语气平静一如既往
特意讨了这枚镯子赠她是在……讨好她?
可缘何要讨好。
裴芸朱唇轻咬一时揣摩不出太子的意思但既得太子都给了她断没有不收的道理。
“多谢殿下。”
李长晔凝着裴芸那双潋滟杏眸里淡淡的笑意就知她是真心喜欢。
心稍稍松了些这才接过她手上的巾帕径自擦拭额间脖颈上密密的汗。
这太子太子妃说话的声儿虽轻但今日望星台上的这些贵妇贵女们光是瞧着便知是怎么一回事一时不免有些眼热。
不都说太子对太子妃冷淡可今日竟还特意赠了太子妃这玉镯有些事倒真是不好说了。
便是退一万步讲太子还惦念着那青梅竹马的沈二姑娘心里并没有太子妃却还对自己这正妻如此体贴关怀那将来不论谁入了东宫有这般温柔的夫君定都是有福的。
四下不少贵女偷觑着太子这厢光是看着太子的龙姿凤章俊美无俦再思及他适才在擂台上的刚劲勇猛哪能不春心萌动。
这厢因得御林军得胜柳眉儿气儿才消下去些此时见着裴芸又出尽了风头不由气从中来替裕王抹活血祛瘀的伤药时手都重了一些裕王登时疼得龇牙咧嘴满脸无辜地朝柳眉儿看去不想当即教柳眉儿狠狠瞪了一眼。
诚王亦在看打赏赐时听他这三哥向父皇求那枚玉镯他便知他三哥心思。
真没想到他平时跟闷葫芦似的三哥竟也开了窍晓得如何哄他三嫂高兴了。
他抬首看向诚王妃见得程思沅亦看着那边当即信誓旦旦道:“沅沅明儿本王就去演武场习武下次本王也替你求一个玉镯。”
程思沅闻言似有些感动但还是嘟起嘴指了指诚王身上的伤用埋怨的语气道:“臣妾不缺玉镯王爷且先好好养伤吧。”
擂台比试罢庆贞帝更衣登上了望星台亦在台上设了午宴。
今儿的午宴吃得晚谌儿向来又习惯了歇午到了时辰便有些闹觉乳娘哄不住裴芸只得抱过来拍拍摇摇了好一会儿才见谌儿闭上眼睡了过去。
这边宴席恐没这么快结束裴芸只得同
太后及庆贞帝告辞,抱着谌儿先行回东宫去。
八个月的孩子,又长得格外壮实,裴芸已不怎么抱得动谌儿了,可甫一递给乳娘,谌儿便又有要醒的痕迹,她只得撑着,在御花园寻了个近道,欲早些抵达东宫。
好巧不好,裴芸寻的这近道,恰是前世蓉姐儿坠井的地方。
上辈子她也未好生观察,今儿她特意滞了步子,停下来看。
那井紧挨着一条长廊,这长廊非四面通风,而是一面堆砌白墙,白墙每隔一段距离有纹样各异的花窗,听人说是什么江南样式。
而那口井上正有一扇方胜海棠纹的花窗。
裴芸蹙了蹙眉,也不知是不是她多心,怎觉得这白墙花窗,既可观察四面状况,又可藏匿身形,正是背着人暗暗说话的好地方。
前世,蓉姐儿坠井真的只是意外吗?
双臂已然泛酸,裴芸将谌儿往上抱了抱,并未多想,提步离开。
翌日一早,用罢早膳,郑太医便来了,是来请平安脉的。
但裴芸心知肚明,恐不止于此。
太子回京,先是忙于她兄长凯旋一事,紧接着便是太后回宫,加之裴芸中途来了月事,两人至今还未合过房。
郑太医诊脉罢,拱手道:“娘娘一切都好,臣会禀明太子殿下。
裴芸点了点头,不欲多问,左右合不合房,何时合房也非她能决定的。
命书砚送走郑太医,裴芸正想趁着这会子还算凉快,抱着谌儿去院子里坐坐,却听宫人来禀,说慈孝宫来人了。
裴芸微一蹙眉,虽想到太后定然心急,不想竟是一日都不愿多等的。
来的是太后身边伺候多年的冯嬷嬷,她命身后跟着的两个宫人放下手中十几幅画卷,毕恭毕敬道:“太子妃,这是太后特意挑选出的京城适龄的女子,您瞧瞧,可有入得了眼的,若觉还不错,从中挑选七八人,也让太子殿下好生瞧瞧。
冯嬷嬷替太后传的这话,已是万分委婉,根本在提醒她,关于东宫添新人这事,让她亲自挑选,已是太后做的极大的让步,若她还不愿,便是不识抬举。
前世的事就不提了,这世的裴芸可太识抬举了,太后都替她费了大半的心思,她哪里还会有怨言。
裴芸回以一笑,“烦请冯嬷嬷回禀太后,便说孙媳知道了,定会依太后的意思办好此事。
冯嬷嬷深深看了裴芸一眼,打此次回宫,她便发觉太子妃似与从前有些不同了。
先头尚且说不出个所以然,而今才觉,是眼神变了。
从前的太子妃眼神空洞木讷,虽也是淡漠寡言,但遇事会有些畏畏缩缩。
但而今她却会抬着下颌,大大方方同她言语。
那一双眼眸亦从一潭死水变成了一片水波荡漾的湖,清澈潋滟。眼眸活了,人也越发有了生气,整个人美得若和煦春风中盛开的牡丹。
冯嬷嬷倒是更欣赏现在的裴芸,宫中苦闷,则更要自洽,看来这太子妃是寻到了自洽的法子。
她福了福身,带着几个宫人退下,独留下一个,说是用以给裴芸介绍画像上这些姑娘。
冯嬷嬷一走,裴芸便展开那些画卷来看,里头竟有好些个眼熟的。
上回在谌儿百晬宴上动心思但被裴芊坏了事儿的孟琴姿也在。
然裴芸只看了一眼,就命书砚收拢孟琴姿的这幅,搁在一旁。
既得太后让她亲自挑人,她定是得选些乖巧听话,而不是会给她惹麻烦的,不然岂非给她自己添堵。
便若这孟琴姿,再若那柳眉儿的,这京城三大世家的姑娘,个个心高气傲,自觉高人一等,她绝不可能选入其中。
京城这三大世家,即太子母家沈家,裕王妃柳眉儿的娘家,还有便是孟琴姿背后的孟家。
三大世家因开国之功,家中男儿多在朝中为官,甚至于封侯拜相,女儿则嫁予高门联姻,或进宫为妃,扎根几十年,树大根深,在朝中权重势大,难以撼动。
譬如柳眉儿的父亲为国子监祭酒,门生遍布大昭,再如孟琴姿的伯父,而今孟家家主,未至不惑,是大昭史上最年轻的内阁大学士。
故而当年,太子妃人选绕过呼声最高的三大世家的姑娘,落到了她裴芸头上,令不少人匪夷所思。
当时有传言,是庆贞帝不欲三大世家为这一太子妃之位争斗太过,甚至有说,是庆贞帝为了借此打压三大世家的权势。
但这些说法到底无依据,毕竟三大世家至今仍稳稳立于朝堂,不曾有所改变。
可前世……
裴芸收回拉长的思绪,垂了垂眼眸,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世上之事并无永远长久的。
冯嬷嬷留下的宫人直到申时才离开,说是帮她,其实亦有监视的意味,想来回了慈寿宫便会同太后回禀。
晚膳前,裴芸本欲令书墨去请太子过来,但垂眸看到腕上的镯子,像是突然想通了什么。
前世太后未在众人面前公然提替太子纳侧妃,但这一世却是不同,太子并未拒绝,想来也知推脱不得,之后她定然得费心操持此事,便赠她玉镯以作安慰。
既得这玉镯也收了,她也不好让太子亲自来,还是她去澄华殿跑一趟为好。
晚膳罢,裴芸哄睡了谌儿,又特意换了身莲红的衣裙,她记得上回太子说过,更喜她着这般鲜妍的颜色。
东宫要添新人,怎么说也是大事,她自得郑重些。
前往澄华殿的路上,书砚书墨一人捧着一摞画卷,一人端着才让御膳房送来的莲子汤,对视着满脸愁容,这太子纳侧妃,很快便要有人同她家娘娘争宠,她家娘娘怎还能这般高兴呢。
澄华殿。
守在外头的盛喜见着裴芸,面露惊诧,听得裴芸问他“殿下可在,懵怔了一瞬,才急急道:“回娘娘,殿下在书房呢。<
【当前章节不完整】
【退出畅读后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