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巧娘子家的俏新郎》

36. 第三十六章

《巧娘子家的俏新郎》全本免费阅读

一时没有说话,总总相望了有几秒,一水鸟飞过,掠起风。

“为何?”

巧文笑看,嘴里想说什么,还是止住了。

薛枝眼里似有光闪动,他看向一旁,回,“便是不愿。”

巧文没再问,两人俱望船外,远处青山眉黛可见,忽然,她背上轻拍一下,回头,正面几十双眼睛,有几步之外夫子那桌的,有更远悄悄望来的。

“巧娘子?你便是京城巧娘子?”

一只手摇上来,带着木制刻牌,晃了晃,“这个?”

视线从木牌移向身边学子脸庞,她点点头,“正是。”

一瞬间,可看到几双眼亮了,这些人反而拜起揖来,巧文回过,眼前多了几双帖子。

“我家是四桥临竹巷周府,巧娘可来拜见,家母心心念着娘子的齐胸裙呢,本要去京城一见,如今娘子下扬竟是不知,请娘子一定一会。”

她话噎了一瞬,惊讶抬头,倒没想到事情如此顺利。

转眼间手里又多了几张。

“娘子,咱这儿可没王五郎酒楼,我家,我家,可来相替!”

竟是不知,扬州商贸之事流通甚广,看来李双良这般人物也不是凭空出世。

大家笑笑,谈过一遍,这些人最迫切的竟还是想要一件飞鱼服,看来此衣在当世无人可抵,可众人面前,巧文不敢轻犯忌讳,只笑道,“这飞鱼服没甚可难,改日我铺子出个画帖,大家一看便知。”

“画帖?我们见过的。”

巧文摇摇头,“郎君,不止呢。”

话止于此,留下一片好奇,薛枝在一旁看着,期间不断有士人前来拜会,众人是听了刺史所言,不知这小娘子又将有何造化,再者,如此奇人本是只可闻不可见,今日见了,少不得攀谈一番,结个交情。

也有暗察察问那宋衫的,只是这里人大多矜持,初次见面,不好逾矩,思绪均在暗下涌动。

但如这湖面般,一圈圈向外扩散。

夫子那旁看着这边来往,案上酒杯相错,一人道,“你多大岁数了,赶这时兴?”

另一人不老,是个中年人,脚翘着,闻言俯身笑回,“这衣衫甚是好看,少不得我也要找巧娘做件。”

“衣衫再美,可直接就做了书馆服饰,不妥。”这人吃了口酒,视线从巧文声上回来,“你再为你那学生,也不该做到如此地步,咱们著书难道是玩的么?”

其余人不说话,有赞同的,有不以为意的,夫子皱眉不言,如今这满身衣衫成了愁苦的颜色,聊起开馆,众人心思这才回来。

“咱们这馆论应专开一处,就写周边各国人物风貌!”

“这可不易,哪里来的人一一为我们讲述呢。况且此类书非得亲自探查一番不得,怎么,刘兄,你是有所准备呀?”

被唤作刘兄的一言不发,身后学生倒先开口了,“正是,我家老师不日便启程,往西域诸国游查呢。”

坐上一听,惊看,方才问话那人站起,前去,“刘兄……你……”

对方手一摆,让他坐下,夫子也看了过去。

“咱们著书这块儿我也想过,只是近日忽觉时光易逝。”他一一看过,笑道,“那日,我前去书馆探察,四大门类,各有所长,几个主事官在那里谈话,我听了一听,回来便有了个困惑。”

“各家所谈均乃自身所见,说起来满面生光,我在旁发觉,这半辈子,竟没离开过扬州,有几次,去得远了,还在咱淮南道里,不说大漠风光,我连京城也没一见。”

“我呀,从前总是想,天下有何可见,世间人情哪里不可得,只这门前半分地便可看个大概,我所盼得,就是日日夜夜不停修撰史籍,著书立言,一刻也不敢怠慢。”

“可自从那日,这念头在心里生了根,我是左想右思也不明白啊,这一辈子活了什么?”

“书上的事,人,紧紧记在心中,眼前的人却忽略了。”

“这事儿一说,内人笑了半宿,我这半百之人,还想什么呢,难不成还能跑到天南。海北,唉,笑过之后,她就忽然说了一句话,‘也不是不行,年轻那会儿你有段时间对西域特感兴趣,后来不知怎么便放下了。’”

“我这一生只做别人文章了,不曾写过自己字句,这次,我就不再参与你们的事了,一个人走走停停,悠悠逛逛,若真有所得,也不枉这身子骨遭的罪了。”

众人听着,放下酒杯,良久,一道声音闪出,笑道,“去吧,书馆再开一社,老刘,你只管去吧,到时还别忘了寄回来给我们这些老骨头看看。”

大家笑着,夫子慢慢站起,看着他,“你这般说,我也有所得,你们先吃,我有些事。”

巧文看着那边夫子忽然起身,似乎还望了她一眼,她忽然有所意会,推却身旁交谈,看薛枝那边也被拉了去,和士人交谈,她一人进了回廊,在一处门前站定,敲了几下。

“进。”

她推门,夫子正在一张长案旁站定,手里厚厚几沓文籍,外面风吹来,带动账页,“夫子,你找我。”

夫子点头,将册页往前一推,示意,“你看看。”

巧文走去,一张张纸页上满是纲目,其中不少已被填满,她看得懂,是史籍,也认得出,其中有些薛枝的字迹。

她不懂字,可莫名看懂了,那是年少时薛枝的字迹。

她抬头,已料到对方要说什么,谁知夫子一笑,释然,“我本是想逼他留在这里的。”

他道,看着巧文,“用你,用衣肆。”

“他在你身边能做什么,当一辈子的管账先生么,你这么有出息,他这般……早晚会落下去,你们那朋友,李四郎,一身武艺,如今高句丽与大唐两国争锋,形势是越来越紧,怕也就这两年了。”

“今日,刺史还专门问讯他,他先生还等着他回去呢,四郎绝不会长久在外。”

巧文听着,心中也不知有波澜还是无,像是投了颗小石子,涟漪似有似无。

“我们做长辈的,不能眼见着孩子有正道不走,我不知你们为何从京城回来,可既然来了,就扎下根,以后风雨再来时有个庇护。”

夫子叹了口气,“薛枝很不愿意,从前是玩性重,如今,却是不想来了。”

“我本还想逼一逼他。”他没说怎么逼,巧文却忽然能够猜到,“可今日听了某人一席言,觉之我甚是狭隘。”

“那孩子自由自在,很不愿意被束缚,当初薛记出事,愣是也没找回来,便是不想受制,终于回来了,却发现他自己绑上了链条。”

“自发制于人。”

夫子笑了笑,巧文明白,三人好不容易走到今天,任谁也不想离去,她很多次庆幸,遇到了薛枝,遇到了李佑郎。

“我想,算了,太早。”

“太早了。”

“只是……可惜了啊。”

“为何可惜?夫子,依我所见,著书不是一时一刻能完成的,哪怕等到十年二十年后,再回来不可吗?”

巧文问,夫子在房间缓缓转着,笑着,“哪有这么容易,今日一过,书馆之式便定下了,四馆六门类,共二十样书,各馆均有教授把持,学生子弟众多,他想回来,哪有这么简单。”

“便是我,十年之后,又在何处呢?所幸,这孩子向来让人放心,这辈子便随他去,过得也不定……”

“不。”

巧文忽然打断,夫子望着她,她一点点靠近,“算了,夫子,你还是逼一逼他罢。”

夫子有些惊讶,等她继续道,“如此大道,他不去,我还可惜了。”

巧文笑着,看书中册页,被风刮过一张张,她抹过发丝,“有些事,我们都还年轻,活得也不错,说着容易。”

“我觉得,这一生,能做成一件事,是很不易的。”

“我不能看着有如此顺路,却白白浪费了。”

她声音很温和,蓝衫身上晃动,“我有我的路,他有他的路。”

衣肆这一番什么也无需做,巧文下船时手里已满是请帖,到了白天不能说得话,夜里借着酒兴放开了谈,多是表达那衣衫好看的。

扬州这地,自古风流,如今女皇当政,社会风气一遍,男客们也有了此需求,说来也是大俗大雅,这宋衫士人用着,连带着那销金之地为了附和,也喜这衫式,不说官人书生,便船上的几个才子才女也争着想要定做。

本不想再广为宣传的,可今日一行,却让她知,独自己是没退路的,权贵终不是一心的,踮起脚来借了夫子的利,这一步终定不稳。

或者说,没什么是稳当的,权贵本是如此,哪怕真与官府做了生意,也只是将船做大,可在江面行着,哪有不倒的风险?

入夜前,巧文想着,真得要结交不可吗,这趟浑水必须要去吗?

那深埋地下的雷,是否一生都不会被发现?

薛家究竟因何败落?

谁能给个准因?

隔江,一片狼藉的舫上,杜微迟迟归来,带着几包裹账册,与舫主交付过,回了房间,底下仆役扫地的声音很是响,杜微睡不着,起身挑灯。

舫外水

【当前章节不完整】

【退出畅读后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